连日降雨,使得湖北多地洪涝成灾,“一点公益”辖下的武汉管理中心,迅速筹集到1000张行军床、5000床被子,火速运往新洲、武穴等地。与此同时,“一点公益”其他地区的管理中心也心系湖北灾情,赶赴现场实施援救形成联动。
2016年2月,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立项“一点公益”项目,在“互联网+”战略大背景下,借助移动互联网新技术,一点公益不断探索互联网+公益的新模式,在致力于让传统公益走向大众化、开放化和高效化的同时,也探索着新商业模式下公益的可持续化之路。此次在湖北洪灾中首次亮相,让这个互联网公益的新生面孔备受关注。那么,一点公益的互联网+公益到底是怎么玩的?
“互联网+”火了传统公益模式被颠覆
“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中央在多次会议中强调,要全面贯彻和落实“互联网+”的国家战略。
“互联网+”颠覆了许多传统模式,公益慈善也不例外。2014年,我国国内善款总额已经超过1000亿元,虽然远落后于美国3000亿美元的数字,但中国个人捐助中的移动端用户高达84%—85%,已经凸显出中国式互联网公益的结构特征。近日,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秘书长翟红新透露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网络公益筹资额达到5.4亿元,超过2014年之前5年总和的5倍之多。
到底何为互联网公益?近年来,国内外都有很多探索先例。2014年,风靡美国的呼吁公众关注ALS的“冰桶挑战”传至中国,在IT界大佬捧场、明星助推下,迅速吸引超过44亿人次点击,募集善款800多万元,成为当年社交媒体上最火的公益活动之一。2015年5月,百度携手基金会和企业开启“公益一小时”活动,关爱“重症孤儿”,网友在网页上点击“爱心”按钮一次,企业即捐赠一元钱。短短1小时,活动吸引超过490万网友参与,筹集善款4978267元。
从本质上讲,“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创造新的行业生态。在互联网+为传统公益提供的无限可能里,公益资金筹集变得简单便捷,公益组织的活动变得公开透明,传统公益逐步走向大众化、开放化和高效化。但值得关注的是,在传统公益中即为难点的“持续化”,又能否乘着“互联网+”翅膀碰出新的火花?
公益如何持续化以消费带动公益模式创新
今年2月,作为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5A级基金会,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正式立项“一点公益”,设立一点公益基金,主动思考消费带动公益的创新模式,在对“一点科技商家联盟”商业模式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根据“自愿”原则,接受联盟每位用户和商家消费额的1%,进入基金会账户用作捐赠用途。
据介绍,在设计之初,“一点公益”就不断探索着商业模式与公益模式同步履行,以消费推动公益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通过每个人都必须的日常消费形式,做到公益的“全民化”;通过网上购物和捐赠保留的电子单据,让公益有迹可循,做到公益的“痕迹化”;通过每次的点滴消费,让公益从小积累,做到了公益的“碎片化”;最后再通过会员消费习惯,让公益践行永续,做到公益的“持续化”。
与此同时,自今年4月以来,“一点科技商家联盟”的网络已分布全国37个省市,全国性的商家联盟已逐渐羽翼丰满。至此,“一点公益”项目的足迹也遍布全国各大主流城市。
背后逻辑揭秘:消费成为经济发展主要动力
新型互联网公益模式的探索,离不开其背后的完整逻辑。据“一点公益”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消费的贡献率逐步提高,成为拉动GDP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互联网+”战略的提出,也表明国家对互联网及对以互联网为引擎的新经济发展方式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实体经济不实,虚拟经济太虚”难题,也越发令人关注。
基于分享经济理念打造的一点公益,从设立之初就着力于打造一个让消费者和商家充分结合,并可持续为公益做贡献的商业模式,在这套运作逻辑里,消费者消费有优惠,线下商家提升营业额,双方在轻松消费的同时,一并进行了点滴捐赠,真正实现了“爱心从一点汇聚,公益从你我做起”的互联网公益理念。
互联网行业资深人士表示,“‘互联网+’未知远大于已知,未来空间无限。每一点探索积水成渊,势必深刻影响重塑传统产业行业格局。”一点公益正在进行的对我国互联网公益事业的未知探索又能否出真知?值得各界继续予以关注。
|